卵巢囊肿是20-50岁女性朋友比较高发的一种疾病,一般情况下是中等大以下的腹内包块,如无并发症或恶变,其最大特点为可动性,往往能自盆腔推移至腹腔。
但恶性或炎症情况,肿物活动受限,有压痛,甚至出现腹膜刺激症状、腹水等。
那么,这个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卵巢囊肿?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有以下几种的性质和形态:
1、呈现一侧性或双侧性;
2、可能为囊性或实性;良性或恶性,其中以囊性多见,有一定的恶性比例。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卵巢囊肿跟寒湿在卵巢处的淤积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培补阳气,驱寒除湿,改变卵巢的寒湿环境,才是防治卵巢囊肿的关键!
卵巢囊肿的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据统计,20%~25%的卵巢肿瘤患者有家族史。
2、内分泌因素。卵巢产生过多雄激素,而雄激素的过量产生是由于体内多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协同作用的结果。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不好、心理压力过大,可以出现生理性卵巢囊肿和卵巢真性肿物。
4、环境因素。食物的污染,如蔬菜等使用的植物生长激素,如家畜家禽等配方饲养中瘦肉精类的激素成分。
卵巢囊肿的治疗原则
卵巢囊肿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以及中医手段调理。手术切除不尽,调理不当,都极容易复发。
最好的方式是切除后,又运用中医手段方式调理。此外,还需结合饮食规律,作息规律,精神调节等综合调理。
上文也提到了,在中医理论上,再结合卵巢囊肿的发病原因,我们可以得知:卵巢囊肿的产生与寒湿脱不了关系。
而艾灸这种温热刺激,真是寒湿的天敌!它能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
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艾灸预防保健方法
1、艾灸主要参考取穴
卵巢囊肿在中医上可以归类到月经不调,痛经一类妇科疾病。主要取穴部位在背部,以及腹部。从背部到腹部主要取穴为:八髎穴(八个穴位)、中极穴,曲骨穴,三阴交。
艾灸这11个穴位可以改善月经不调、睡眠质量、痛经、腹胀......具有安神助眠、强身健体的功效!
2、艾灸具体治疗方法
顺序:依次按八髎穴,中极穴,曲骨穴,三阴交穴艾灸。
(1)八髎穴,用一四孔艾灸盒绑在相应穴位,后插入2-4根艾灸棒,每次灸20分钟,一日一次。
(2)中极穴,曲骨穴用两孔艾灸盒灸,每次灸20分钟。
(3)三阴交,每次灸20分钟。一日一次。
温馨提示
艾灸前后喝杯温水。灸后一个钟内不接触冷的东西。此法艾灸,适用于于非肿瘤性囊肿,以及肿瘤性囊肿初期,或者手术切除后反复发作的患者。有极大的改善作用。此外,如能中药辅助,效果更佳。
美业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