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旗县妇幼保健院王小琴
目的:探讨超声下穿刺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例卵巢囊肿妇女,治疗组59例,采用超声下穿刺介入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和术后随访中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良性卵巢囊肿是治疗女性卵巢囊肿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超声介入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是妇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现阶段发病率逐步上升并越来越年轻化。由于起病缓慢,患者常因腹部不适、白带增多、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为主要就诊原因。传统的手术方式不能有效的控制肿瘤,而且容易再次复发,还需要2次手术,对妇女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很大伤害。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逐步在临床使用,我院自年l2月至年6月对收治的59例卵巢囊肿妇女行超声下穿刺介入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年l2月至年6月共收治卵巢囊肿妇女例,年龄23~61岁,平均35.8岁,已婚例,未婚17例,病程15d~2年。所有患者均有腹痛、月经不调等症状,经多次彩色超声检查证实为各种卵巢囊肿。囊肿直径3~px,平均.5px。4~px99例,px者19例。单侧例,双侧11例,其中滤泡囊肿38例,卵巢浆液性囊肿54例,巧克力囊肿2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9例,采用超声下穿刺介入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2组在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采用美国ATL型彩色超声诊断仪,配有穿刺架的侧进式凸式探头,探头频率3.5/5.5~7.5MHz。穿刺针为一次性无菌PTC17~21G针具,长度16~px。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心电图等检查。经阴道穿刺者检查白带常规,排除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患者排空膀胱,仰卧位,局部消毒皮肤,给予术中静脉麻醉,超声引导下根据卵巢囊肿的位置、大小选择穿刺途径,选择显示囊肿最清楚、距离探头最近、避开盆腔大血管及子宫的部位作为穿刺点,根据是否已婚选择腹部或阴道后穹隆进针。局麻后,彩超引导下穿刺使针尖达囊肿中心,彩超屏幕上可显示针尖的强回声在囊腔中心,固定穿刺针,拔出针芯,抽出囊肿液,送检;囊内液抽吸干净,如囊液浓稠时,应反复注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直至囊液清亮。抽吸囊液时应尽量靠近囊肿后壁。将2%利多卡因3~5mL注入囊腔,再注入无水酒精,总量不应超过原抽出量的1/5~1/6,10~15min后抽出腔内所有液体,完成后放入针芯,取出穿刺针,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囊肿切除术。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时都应在月经干净后进行。
2结果
治疗组经阴道穿刺8例,经腹部穿刺51例,抽出囊肿液50~mL,平均mL,手术时间为30~70min,平均46min,3例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剧烈疼痛,注射镇静剂后疼痛缓解,l7例患者在拔针后周围有局部疼痛,休息3d后疼痛消失,无发生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对照组手术时间为50~min,平均80min,有36例患者在术后疼痛明显,进行止痛治疗,有2例发生切口感染,经抗炎治疗后恢复。
术后随访:1个月后进行复查,37例囊腔缩小,22例囊肿完全消失,治愈率37.3%;3个月复查,41例囊肿完全消失,治愈率为69.5%。
3讨论
卵巢囊肿是妇科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妇女。随着社会、环境、生理等因素的影响,卵巢囊肿的发生越来越年轻化,且多在出现临床症状或体检时被查出,患者多以腹部不适、白带增多、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症状为主。过去我们多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进行囊肿切除,但手术创伤大,特别是对未生育的女性更会造成生理和心理的伤害,越来越不被患者所接受。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手术治疗已逐步运用到临床。超声检查可使其发现率、诊断率明显提高。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卵巢囊肿可清楚地显示囊肿的位置、大小、形状,在医师的直视下进行,无水酒精作为介入因子,主要使囊肿内壁的上皮细胞脱水、蛋白凝固、坏死,失去分泌囊液的功能,达到治愈的目的,而且它有蛋白固化作用强的特点,在接触内皮细胞2~5min可使其失去活性,但其穿透囊肿壁则需要4~24h,所以其渗透功能差,在没有渗透的情况下,不损伤卵巢正常组织及其功能。但由于无水酒精对机体有刺激作用,所以在治疗时应合理的应用利多卡因,小剂量的利多卡因可以麻醉囊肿壁的末梢神经,减轻由介入物质为患者带来的疼痛。但值得注意的是,超声下穿刺介入治疗必须应用于良性卵巢囊肿,禁忌对可疑恶性、恶性肿瘤进行手术。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良性卵巢囊肿具有操作简单、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减轻患者痛苦,易被患者接受,是治疗女性卵巢囊肿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