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囊肿一例针灸医

痛经,CA高,卵巢囊肿、盆腔积液怎么办?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囊肿一例针灸医案分享。

18年中,接诊一位27岁女性,有痛经史4年,间断腹痛史1年,卵巢囊肿史1年,直径4.7CM,开始出现肿瘤标志物CA升高,后卵巢囊肿逐渐增大至6.4CM,CA亦超过。在医学领域,CA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为:≤37kU/L。其数值偏高,虽然有癌症可能,但多数值呈百倍增加,所以多数情况下,是良性肿瘤和炎症反应的提示,但长期增高,异变几率大大增加,此时患者盆腔内子宫后方有液性暗区存1.5CM。于是患者于17年底行腹腔镜下重度肠粘连松解术+右卵巢囊肿剔除术+盆腔内膜异位病灶电灼术。术后9个月后即18年9月B超示右侧卵巢囊肿4.8CM,子宫后方积液1.8CM,遂求针灸治疗。↑究其卵巢囊肿的产生,与性激素对卵巢的过度刺激相关,除性激素的分泌量外,相当多的情况下是患者自身靶器官相关受体活性过亢导致,所以针对此类患者,过度激发激素水平的刺激,包括药物、食物或物理性刺激,均可能加重病情。

我们大家非常接受补益,滋阴啦、温阳啦、健脾啦、补肾啦,特别是补肾,现在很多人经常服用一些滋阴补肾的药物或食物,对于此类受体活性强,家庭有遗传,敏感型体质的人来说,是不建议的,至少应该医生指导下和经常监测下来服用。

所以在治疗中,我们强调采用清热的方法,我起了个名字就降噪,就是降低局部活性,但又不要影响月经或性腺轴的功能,此时经络辨证和定位取穴的方法就特别重要了。

针对于右侧卵巢的病位,针对于局部活动过高的病性,采用于足少阳经穴位为主,辅以足厥阴经穴位,采用清热作用的穴位及针法。

针对患者还有盆腔积液的问题,应当采用加快盆腔内循环以促进吸收的方法,但问题是这也是一个矛盾,因为患者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过度活血通脉,容易加速异位,从而加重痛经,当然也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异位越多,痛经越重,炎症越难消除,积液越积越多......于是程莘农院士的四步调经法此时起到了关键作用,程氏针灸根据月经不同时段的盆腔内及性腺轴的状态,选择不同穴组达到不同治疗目的,正所谓因势利导、趋吉避凶。经前是子宫内本就活路的时候,也是刺激内膜增生的雌激素分泌减弱的时候,于是我们就在此时采用了独特的盆骶肌针刺技术,加强盆骶肌的收缩,从而促使子宫后底部的积液吸收。经过几个周期的治疗,患者于今年19年8月复查显示,卵巢囊肿消失、盆腔积液消失,月经周期正常。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临床问题十分复杂,每种疾病每个病人,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在治疗中经常存在着许多相互影响的因素,甚至是矛盾,所以我们要考虑多种可能性,采用合理的刺激穴位和方法,甚至要选择合适的刺激窗口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又没有遗留问题,甚至副作用出现。

文字

程氏针灸

图片

来自网络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

医疗机构

医院-医保定点(远大路青清商厦店)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dgjingqu.com/lzyj/46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