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称,肝主春。春季属木,肝脏亦属木,木气旺,正像树枝要伸展,有一种生长的焦躁。一旦肝的气机稍有不顺,立刻郁而化怒,怒而生火。爱发脾气,也是肝火旺的表现。而春季肝阳亢盛,肝中阴血不足,无法收敛阳气。飘散于外的阳气难入于阴,神魂不安,自然夜卧不佳。所以,春天也是很多人出现睡眠障碍的季节。
中医所说的“火”其实是指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其中,肝火分为虚实两种。实火多由于肝主疏泄的功能被破坏,肝气郁结而导致的;虚火是阴虚火旺,多由肝肾阴虚所导致。、为什么春天容易
比如有些人,明明平时待人接物都挺好,可是一到春季就特别容易着急。我们自己可能也有体会,在春季,收到某一个信息,听到某一件事的一刹那,你都不多加考虑,就想立马做决定,比较冲动。
这就是身体的一种本能,是由于肝气上冲,才让我们不由自主。
肝火旺还有一种表现:莫名的烦躁和焦虑,发生的频率远超其他季节。
在春季,人们还常常觉得自己易上火,比如口苦,头皮容易起疙瘩,口唇起泡,鼻腔起泡等。
凡此种种,应该如何应对?首先要做的,就是恢复肝胆的状态,因为它们都属木,互为表里。肝经和胆经在春季是尤其容易出现障碍的。
《黄帝内经》称肝为“人体的将军”,这位将军的任务就是率领“军队”,抵御体内累积以及体外不断入侵的毒素。
如果肝经出现了异常,身体即会呈现各种不适的症状。
肝火旺的十大症状
01
头胀
常起于恼怒,头胀且痛,昏沉闷热,头筋突起,口干口苦,甚则两耳失聪,舌苔薄黄,脉象弦或数。02
头热
头热面红,心烦易怒,夜寐不安,胁痛口苦,舌红苔薄。03
肝火亢盛消瘦
形体消瘦、烦躁不安,性急易怒,头晕目眩,胁肋灼痛,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04
肝火上冲舌血
舌上出血,舌肿木硬,舌苔黄,舌边红绛,或起芒刺,并见头中热痡,烦热,头晕目眩,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耳鸣耳聋,胁肋痛,性急善怒,小便黄赤,大便干燥,甚则昏厥。05
肝火犯肺咳嗽
症见咳嗽气逆,痰出不爽,或如梅核,或如败絮难以咳出。咳时面红并引及胁痛。咽喉干燥,烦躁易怒。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06
肝火燔灼胃痛
胃脘烧灼疼痛,痛势急迫,疼痛拒按,喜冷恶热、烧心泛酸,口干口苦,甚则呕吐苦水,或兼见吐血、便血。烦躁易怒,便秘溲赤。舌红苔黄。07
心肝火旺经质粘稠
月经先期量多,甚或血崩,质浓稠如膏,经色鲜红,或紫红,或紫黑,并见面红目赤,心烦急躁,失眠多梦,胸胁胀痛,口苦而渴,或具经行发热,吐血、衄血,舌红苔黄。08
肝火偏亢月经过多
月经提前而至,经量过多或兼经期延长,色鲜红或紫黑,质浓稠,有瘀块,面赤心烦,急躁易怒,胸闷乳胀,头晕头痛,夜寐多梦,口苦口干,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09
肝火耳聋
耳聋耳鸣,突然发作,甚至全聋,耳鸣如钟,或如风雷声,或如潮水声,伴有耳胀痛、耳闭,口苦咽干,面红目赤,大便燥,小便黄,舌红苔黄。肝火上冲暴躁
精神不足、气色不好、心烦意乱、脾气暴躁、乏力嗜睡、情绪容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肝火旺怎么艾灸
肝火旺可艾灸足三里穴
取穴: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4指宽处。
疗效:疏肝益脾、清热化湿及镇静安神。尤以搭配阳陵泉穴、行间穴为佳,有理脾胃,化湿浊、疏肝胆,清湿热的作用。
肝火旺可艾灸大敦穴
取穴:取正坐或仰卧位,在足拇指趾末节(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外侧0.1寸(约二毫米处)。
疗效:大敦穴是干净的第一个穴位,按摩此穴可使干净的温热水液输送外表,起到泻火的作用,有调理肝肾、熄风开窍、安神定痫、理血的作用。
肝火旺可艾灸太冲穴
穴位: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是肝经的经气和肝之精气汇聚最深的地方。
取穴:人体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疗效:太冲具有调理气血,平肝熄风的作用。用于防治肝气上亢引起的头痛、牙痛、咽痛、高血压、癫狂、痫证等;用于防治肝气不疏引起的月经病、腹胀、胃痛、结节肿瘤等。
肝火旺可艾灸行间穴
穴位: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
疗效:行间穴是火穴,肝属木而木生火,如果肝火旺盛则必泻心火,春天肝火旺就会导致牙痛、口腔溃疡、舌尖长泡、鼻子出血等症,表示肝火已经进入心静,艾灸行间穴则可以从此穴泻心火。
肝火旺艾灸并非人人都适合
艾灸的效果也因人而异,并且有部分人群虽然肝火旺盛,但是却不宜艾灸,还可能越灸火越旺,这也是体质的影响,所以大家肝火旺盛时一定要先考虑从饮食等方面来调理,而非一开始就使用艾灸,也要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使用。
调经化瘀丸,又名消积通经丸,被誉为“气滞血瘀专用药,通经化瘀第一方”。它是明朝宫廷御用秘方,收载于明太医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现由天津乐仁堂制药厂独家生产。本方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方,加三棱、莪术干漆,补血养血,活血破血;重用醋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辅以艾叶炭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同时香附、三棱、莪术、干漆消积化滞,桃仁、当归润肠通便,诸药相辅相成,行气不耗气,破血不伤血,药性平和,奏效奇异,寒、热、虚、实体质皆可服用,经年临床有效验证,是治疗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经血闭止、瘀血积聚、症瘕痞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房肿块、盆腔积液、输卵管不通、子宫腺肌症、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等诸多病症的妇科全科良药。适应病症
1、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经闭不通、经前头痛、乳房胀痛、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积液、输卵管不通、子宫腺肌症、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等诸多妇科疾病;
2、消化不良、食积腹胀、胃胀胃痛、大便不畅;
3、睡眠不宁、困倦无力、烦躁易怒、头晕头痛;
4、手足出汗、盗汗躁汗、体困倦怠、腰膝酸软;
5、毛发干枯、皮肤干燥、脸色晦暗、痤疮多斑。
温馨提示:《明康集团妇儿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