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破裂rdquo,你了解吗

什么是黄体破裂?

黄体破裂是妇科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14-30岁的年轻女性。女性卵巢排卵后形成黄体,如果黄体囊肿增长过大,或者黄体血肿多而发生破裂引起的腹痛及内出血则为黄体破裂。

黄体破裂易发生的时期:

黄体破裂时间与月经周期有一定的关系,80%的黄体破裂一般发生在排卵后,大多发生在月经周期之末一周,偶可在月经期第一二天发病,同房后发生阴道出血、腹痛,可怀疑为黄体破裂。亦有少数患者腹痛发生于月经中期或者30-40天。一旦怀疑为黄体破裂,可做妇科B超检查,再结合临床症状确诊。

黄体破裂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一侧下腹突然剧痛,短时间后成为持续性坠痛,可逐渐减轻或又加剧。一般无阴道流血,内出血严重者可有休克。

鉴别诊断

1.急性阑尾炎:阑尾炎是多种因素导致阑尾炎性改变。临床上常有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一般无停经史,阴道流血。盆腔检查无包块触及,阴道后穹窿穿刺阴性,B超检查提示子宫附件区无异常回声。

2.输卵管妊娠破裂: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受精,受精卵因某些原因在输卵管被阻,而在输卵管的某一部分着床、发育,发生输卵管妊娠。多有停经史,临床出现突然撕裂样剧痛,自下腹一侧开始向全腹扩散,阴道少量流血,暗红色,可有蜕膜管型排出。盆腔检查有宫颈举痛,直肠子宫陷凹有肿块。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血液。B超提示一侧附件低回声区,其内有妊娠囊。

3.流产:有停经史,临床出现下腹中央阵发性坠痛,阴道流血,开始量少,后增多,鲜红色,有小血块或绒毛排出。盆腔检查无宫颈举痛,宫口稍开,子宫增大变软。阴道后穹窿穿刺阴性。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阳性。B超提示:宫内可见妊娠囊。

黄体破裂的治疗

1.保息为主,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使用腹压,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守治疗:对于腹痛较轻的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给予消炎止血补液治疗,以卧床休

2.手术治疗:对于腹痛明显,疑有内出血者生命体征不平稳或者伴有休克的患者,应立即给予剖腹或者腔镜手术治疗。

黄体破裂的宣教:

1.注意卧床休息,至少一个月,注意伤口处清洁干燥,若伤口无明显红肿48小时后可淋浴(避免盆浴)有异常立即来院就诊。

2.规律饮食,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避免剧烈运动,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散步等,禁止跑步,游泳等,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每天温水清洗外阴,避免感染。

4.由于黄体破裂可反复发生,术后至少禁止性生活一个月,禁止盆浴,如有腹痛或阴道分泌物增多或有异味,可至门诊就诊。

5.术后一个月应门诊复诊,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查,在医生的建议下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活动,恢复性生活后,应采取避孕措施。

6.有需要的患者可赴妇科门诊咨询及预约复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anchaonanzhong.com/lzyx/6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