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症性疾病,你知多少

全景案例

近日一位中年女士到本中心检查,了解到其2周前突然感到下腹剧烈疼痛,伴排尿困难,月经期出现经量增多、经量延长。医院行B超检查:

B超检查结果示:右侧附件区混杂回声包块,性质待定,卵巢囊腺瘤?卵巢癌?建议进一步检查。

实验室检查结果:白细胞轻度升高,11.39×/L;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59.35mg/mL;CA轻度升高,45.50U/mL;余肿瘤标志物阴性。

中心给该女士进行了PET/CT检查,检查图像如下:

右侧附件区囊实性病变,囊液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囊壁较均匀增厚并明显强化,糖代谢明显增高,囊腔内未见明显壁结节;右侧盆壁髂血管旁见增大淋巴结,糖代谢增高。

矢状位及冠状位可见病变局部呈长管状、“腊肠样”改变,囊内线性分隔欠连续;囊壁局部皱褶增厚并糖代谢增高,SUVmax约8.5。双侧髂血管旁见增大淋巴结并糖代谢增高,SUVmax约4.8;右侧输尿管盆段受压变窄。

从上面的图像可以看到,右侧附件区囊实性病变,囊壁及囊内分隔增厚并明显强化,囊壁增厚相对较均匀并部分囊壁皱褶重叠,囊壁及囊内分隔欠连续并囊壁内侧相对光滑,囊壁外侧毛糙、模糊,糖代谢明显不均匀增高;双侧髂血管旁、右侧盆壁见多个增大淋巴结,糖代谢中度增高;腹盆腔腹膜未见增厚,双肺未见明显异常。上述征像与常见的卵巢囊腺瘤、卵巢癌均不太支持,并且增大的淋巴结,代谢并没有特别高,因此卵巢囊腺瘤、卵巢癌暂不考虑。再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知,白细胞轻度升高,11.39×/L;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59.35mg/mL;CA轻度升高;因此进一步推断该病变是感染性病变可能,以输卵管脓肿可能性大。

最后,医生组给出的PET/CT检查结果为:右侧附件区囊性病变,囊壁糖代谢增高;腹膜后多发增大淋巴结,部分糖代谢增高;考虑右侧附件感染性病变(输卵管脓肿?)并淋巴结炎性增生可能性大,需与卵巢来源恶性肿瘤并淋巴结转移鉴别。

一个月后随访病人情况,病人行右侧附件区病变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结果镜下所见:右输卵管壁及卵巢组织多灶区域见大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伴小片状坏死,病变符合炎症性疾病,最后病理诊断结果与全景医生组的诊断结果完全吻合一致。从该案例来看,虽然患者最后把右输卵管、右卵巢切除了,但术后病理结果是良性的,也是值得高兴的。

01

什么是盆腔炎症性疾病?

盆腔炎症性疾病(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PID)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其中输卵管卵巢脓肿是盆腔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引起PID的致病微生物多数是由阴道上行而来的,且多为混合感染。主要发生于育龄妇女,多由于化脓性炎症经子宫内膜向输卵管蔓延所致,急性期输卵管粘膜、间质充血、水肿,重者输卵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纤维素性渗出、粘连、闭锁,管腔内渗出液积聚,因输卵管壶腹部管壁肌层薄弱而峡部肌层较厚,液体多积聚在壶腹部。如输卵管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发展为脓肿,当炎症消退,脓液经蛋白水解,脓液被降解为稀薄的浆液,从而使输卵管脓肿转化为积液。延误对PID的诊断和有效治疗都可能导致PID永久性后遗症,如:输卵管因素不孕症、异位妊娠等。

02

临床表现

盆腔炎症性疾病可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下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其他的常见症状为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若有腹膜炎,则可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若有脓肿形成,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包块位于子宫前方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若引起膀胱肌炎还可有尿痛等;包块位于子宫后方可有直肠刺激症状;若在腹膜外可致腹泻、里急后重感和排便困难。

03

影像表现

①B超

最常用、简便、无创的辅助检查手段能有效辨认输卵管卵巢脓肿,超声的影像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附件结构消失,可见囊性或多房分隔的包块,其中无法辨认输卵管或卵巢,可能斑点状液体与积聚在腹腔及子宫直肠陷凹的脓液有关。

②CT及MR

表现为盆腔附件区囊性或囊实性病变,管壁增厚明显,囊内可见线样、不全分隔影,增强后分隔较均匀强化,囊壁厚薄均匀,呈“腊肠样”、“蜂窝状”和“串珠状”改变;MR表现为T1WI低或等信号影,T2WI呈高信号改变,DWI呈高信号。

③PET/CT

根据病变代谢高低判断良恶性,评估全身情况及有否远处病变,以及预后疗效评估。

04

鉴别诊断

①卵巢囊腺瘤/癌

输卵管脓肿或积液如果粘连、包裹明显,呈类圆形时,需要和卵巢囊腺瘤/癌鉴别,囊腺瘤/癌常为囊实性占位,囊壁薄,增强后呈轻度强化,而前者壁较厚,且强化较明显,囊腺瘤/癌的分隔为完全性,输卵管脓肿或积液的皱襞类似分隔,但为不完全性分隔,且易和囊腺瘤/癌的壁结节鉴别。

②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异位内膜组织反复发生周期性出血,病灶相互融合,可形成多个囊肿,即“姐妹囊”或“子母囊”囊内含不同时期的血液成分,密度/信号表现多样,CT显示囊液呈稍高密度,MRIT1WI为高信号,如富含正铁血红蛋白,则信号更高。临床表现常有周期发作的痛经史,可资鉴别。

*以上内容未经作者及相关权利人许可,不得商用。

*文中案例为全景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盗用必究!

*本文由广州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冯耀保医生提供

全景广州中心医生栏

冯耀保

医师

?从事影像诊断工作6年,曾就职医院影像科3年。在广州全景医学影像中心工作3年,至今写PET/CT报告余例,写PET/MR报告余例。

?擅长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影像诊断,曾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个案报道,并录用于全国核医学年会的壁报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anchaonanzhong.com/lzzj/98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