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于《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41(6):-.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FIGOⅠ期)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对生育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年10月至年10月期间在南方医院医院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FIGOⅠ期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至年3月,记录其生存及妊娠情况。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Ⅰa期18例,Ⅰc期12例)。30例患者中,病理类型浆液性18例,黏液性10例,子宫内膜样2例。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3例(10.0%)患者出现复发。随访结束时,所有患者均无瘤生存。计划妊娠22例,13例(59.1%)自然妊娠并成功分娩,子代健康无畸形。
结论:对年轻有强烈生育要求的早期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可能是安全而可行的。
卵巢交界性肿瘤;手术;预后
DOI:10./cma.j.cn-0411-
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ovariantumors,BOTs)是生物学行为介于卵巢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的一种低度潜在恶性的肿瘤,占卵巢上皮性肿瘤的10%~20%[1]。BOTs患者通常有以下特征:大多处于育龄期、就诊时临床分期较早、生存时间较长和晚期复发[1-4]。BOTs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在治疗中常常需考虑患者是否有保留生育功能的意愿。由于BOTs为低度恶性潜能,多数患者于早期(FIGOⅠ期)时被确诊,且近年来晚婚、晚孕女性增多以及二孩政策的放开,BOTs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越来越受重视。现回顾分析30例FIGOⅠ期BOTs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临床病理资料,以评价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可行性。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年10月至年10月期间在南方医院医院收治的行保守性手术的FIGOⅠ期BOTs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病理确诊为BOTs;②有生育要求;③FIGOⅠ期的患者。排除标准:病理发现有卵巢癌成分。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基本原则,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治疗方法:病理检查证实为BOTs,有强烈保留生育要求的患者及家属在知情同意下选择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定义为保留子宫及至少一部分卵巢组织,包括单侧附件切除术、一侧附件切除+对侧卵巢肿物剥除术、单侧卵巢肿物剥除术和双侧卵巢肿物剥除术。术中可同时行腹膜活检及大网膜切除。术后根据术中及病理结果情况选择化疗。
3.观察指标:记录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病理类型、肿瘤分期等情况,对其术后复发及妊娠情况进行随访。
4.随访:随访时间自确诊之日开始,截止至年3月,所有患者均通过定期门诊复查及电话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主要包括妊娠情况及肿瘤结局。
结果
1.临床表现:共纳入30例患者,患者年龄为16~39岁,平均年龄26.5岁。其中浆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serousborderlineovariantumor,S-BOT)18例,黏液性卵巢交界性肿瘤(mucinousborderlineovariantumor,M-BOT)10例,子宫内膜样卵巢交界性肿瘤2例。本组30例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24例为体检发现附件包块或肿物,其余6例仅有腹胀或下腹痛等不适。30例患者中有24例术前化验了CA(正常值0~35IU/mL),中位数为39.5IU/mL,13例(54.2%)CA升高,其中S-BOTs9例,M-BOTs4例。20例化验CA(正常值0~37IU/mL),中位数为19.2IU/mL,5例(25%)CA升高,其中S-BOTs4例,M-BOT1例。
2.影像学检查:30例均行超声检查,超声显示肿块直径5~18cm,平均直径9.5cm,提示囊性者22例,囊实混合者8例,无全实性病例。12例行CT检查,囊实混合肿物6例,囊性肿物6例。
3.治疗方式:30例均行手术治疗,开腹24例,腹腔镜6例。30例患者中8例为双侧卵巢受累。保守性手术包括:单侧附件切除术18例(60.0%);单侧卵巢肿物剥除术4例(13.3%);双侧卵巢肿物剥除术6例(20.0%);一侧附件切除+对侧卵巢肿物剥除术2例(6.7%)。根据年FIGO卵巢癌手术病理分期,30例患者术后诊断均为FIGOⅠ期BOTs,Ⅰa期18例(60.0%),Ⅰc期12例(40.0%)。30例患者中,6例患者接受3~6个疗程的术后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TP方案(紫杉醇+顺铂)。
4.术后月经及妊娠情况:30例患者术后均有月经复潮,未化疗患者月经在手术后2~3个月规律,手术后化疗的6例患者均在化疗1~2次后停经,在化疗结束后2~8个月月经恢复。计划妊娠22例,13例(59.1%)自然妊娠并成功分娩,子代健康无畸形。
5.肿瘤复发情况:30例患者随访时间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随访过程中,3例(10.0%)患者出现复发,均为S-BOTs患者,3例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1。1例患者首次手术为单侧卵巢肿物剥除术,术后10个月出现复发,再次行保留生育功能全面分期手术;其余2例患者首次手术均为一侧附件切除+对侧卵巢肿物剥除术,其中1例术后6个月出现复发,行全面分期手术,另1例术后8个月出现复发,行子宫全切+单侧附件切除术。至随访结束时,患者均无瘤存活,无死亡病例。
讨论
BOTs比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病年龄早,约有50%的病例发病于育龄期女性[2]。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BOTs患者,在不影响生存结局的前提下如何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是治疗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与上皮性卵巢癌的高度侵袭性不同,BOTs通常就诊时临床分期较早且具有惰性的临床过程,预后好。据文献报道,约70%的S-BOTs患者和超过90%的M-BOTs患者就诊时为Ⅰ期[3]。Ⅰ期BOTs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95%~97%,即使在较晚期患者(Ⅱ~Ⅲ期)中,其五年生存率为65%~87%[4]。由于BOTs预后良好且具有惰性的临床过程,因此使其成为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潜在的对象。
目前,手术治疗仍是BOTs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性手术及全面分期手术。目前适用于临床的BOTs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方式有如下几种:单侧肿瘤剥除术、单侧附件切除术、一侧附件切除+对侧肿瘤剥除术、双侧附件肿瘤剥除术等几种[5]。
研究表明,保守性手术治疗BOTs的术后复发率高于全面分期手术,但未降低患者的生存率[2];复发的肿瘤多数为BOTs,仍然可以手术切除[6]。本研究中30例BOTs患者均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术后3例复发,复发率为10.0%,与文献报道BOTs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复发率为3%~10%[7]相符,复发的3例患者可行再次手术,至随访结束时无死亡病例,进一步阐明BOTs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是可行而安全的。腹腔镜手术具有减少粘连发生、术后恢复快、切口相对美观等优点,更易被年轻患者接受。尽管腹腔镜手术术中更易使囊肿破裂,研究表明BOTs患者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是安全可行的[8]。
目前认为,BOTs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有较好的生育预后,在生育要求妇女中32%~65%可自然妊娠,保留生育功能手术选择的术式对其妊娠预后影响不大[9]。本研究中计划妊娠22例,13例(59.1%)自然妊娠并成功分娩,子代健康无畸形,可见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患者有较高的受孕率。BOTs术后妊娠率降低主要与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有关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reproductivetechnology,ART)治疗[包括促排卵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与BOTs患者卵巢癌变关系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早期BOTs不孕者行保守手术后促排卵是安全的,对于晚期或微乳头型BOTs最好不要应用促排卵及ART,但也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育愿望[9]。
综上所述,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早期BOTs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BOTs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预后较好,且有较高的妊娠率。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HelpmanL,BeinerME,Aviel-RonenS,etal.Safetyofovarianconservationandfertilitypreservationinadvancedborderlineovariantumors[J].FertilSteril,,(1):-.DOI:10./j.fertnstert..03..
[2]FangC,ZhaoL,ChenX,etal.Theimpactofclinicopathologicandsurgicalfactorsonrelapseandpregnancyinyoungpatients(≤40yearsold)withborderlineovariantumors[J].BMCCancer,,18(1):.DOI:10./s---2.
[3]ZhaoJ,LiuC,LiuJ,etal.Short-term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