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治疗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0221/4342070.html
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如出现经期小腹胀痛,月经不畅,伴有血块,下肢发凉,腰酸,月经后疼痛消失等则原发性痛经可能性大,但如伴有进行性痛经,伴有月经增多等则可能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子宫多为寒性,来月经时特别要注意保暖,有时痛经也会导致腰痛,这多是平时生活不太注意,尤其是在经期的时候,吃了一些凉性的,有刺激性的食物,这就很容易使得下腹疼痛,之后影响到腰部,引起腰疼。
如果是原发性的痛经,检查彩超以后又没有子宫附件的器质性疾病,常认为中医比西医治疗痛经更好,因为中医具有调理功效,而西医只能够使用止痛剂来对症治疗。原发性痛经在中医属“痛经”范畴。《傅青主女科》云:“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拂其气而痛生。”女子以肝为本,肝郁气滞乃是痛经的重要病机,临床需准确辨证,对症下方调理。如辨证为气滞血瘀型,可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中药方剂,根据具体的证型,也可选温经散寒、暖宫止痛的中药进行调理,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原发性痛经医案一则:
患者女,25岁。初诊主诉:痛经4年。病史:4年前出现经前下腹及腰骶部剧烈疼痛,至月经来潮次日方缓,伴经前乳房胀痛,医院诊断:原发性痛经。2天前患者再次出现痛经,口服止痛药乏效。诊见:下腹及腰骶部剧烈疼痛,月经量少,经血色暗,夹血块,乳房胀痛,急躁,失眠多梦,大便秘结,小便尚调,舌淡苔微黄,脉弦。
辨证分析:患者情志抑郁,肝气不舒,血行失畅,阻滞冲任,不通则痛。肝郁犯脾,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冲任亏虚,不荣则痛,故见经前下腹及腰骶部剧烈疼痛。脾虚则运化失司,冲任不荣,故见月经量少。肝郁脾虚,心神失养,故见失眠多梦。舌淡苔微黄、脉弦亦是肝郁脾虚之象。
中医诊断:肝郁脾虚所致痛经。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养血。开中药7剂代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服。嘱禁食生冷,保持情志舒畅。二诊,服上药后经行较畅,五日后经止,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停止,乳房胀痛减轻,余症皆缓,时感头晕、乏力,二便通畅,舌淡苔白,脉弦。予上方加减开中药14剂代煎服。
三诊,服上药后患者诉无特殊不适,偶感食欲不振、心烦,寐可,二便正常,舌淡苔白,脉弦。予上方加减再服十四剂后,诸症皆减。其后守法随症加减调理1月余,经行通畅,痛经再未反复,诸症已消。
姜瑞雪教授简介:
湖北中医药大学在职教授,武汉知名妇科专家,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诊疗、中医药教学、中医药科研30余年,经验丰富,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中医妇科坐诊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常务理事,张仲景传统医药研究会常务理事。
姜瑞雪教授主持和参与完成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主编、副主编及参编中医专著和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近年来,以中医学整体观念为指导,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采用中药内调配合针灸、耳穴按压等外治方法,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卵巢囊肿、月经不调、更年期等妇科疑难杂症方面经验丰富,颇具心得。
擅长诊治:
1、不孕症、习惯性流产、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囊肿、卵巢早衰、子宫肌瘤。
2、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子宫内膜异位症、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糜烂、HPV感染。
3、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和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面部黄褐斑、痤疮等皮肤病症以及内科常见病、孕前调理等。
坐诊地点: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诚顺和中医馆)
-, 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