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囊肿?
囊肿多是一种良性疾病,是一个封闭的囊腔里面充满液体,就像小水泡,它可以长在人体表面,也可以长在内脏里,如:肝、肾、卵巢、乳腺、胰腺、皮肤、腱鞘都会发生。
通常,体积较小、且没有明显生长趋势的囊肿一般没有症状,对身体没有影响,无需特殊处理,定期随访就好。
当囊肿超过5cm以上或者位置特殊、或较少发生囊肿的部位出现囊肿、或某些部位的肿瘤通常就是长成囊性的,如“胰腺囊肿”,就需要高度警惕了。
在囊肿这个大家族中,我们先来了解下肝肾囊肿:
肝、肾囊肿是指肝脏、肾脏出现囊性病变,是较常见的良性疾病,就像是长了小水泡,大小不一,从几mm到几cm不等,可单发,也可多发。
01
肝囊肿
绝大多数不会癌变
肝囊肿多数发生在20~50岁的年龄,绝大多数的肝囊肿并不会发生癌变。对于单纯肝囊肿,可以服用中药产品调理身体,定期随访腹部彩超,一般1年1次。当有并发症出现,比如囊肿破裂、囊内出血或囊肿巨大压迫邻近器官影响进食者,就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02
肾囊肿
大于5cm可能需要手术
“肾囊肿”也是检查中检出率比较高的一类囊肿。肾囊肿手术与否,主要取决于年龄和囊肿的大小,以及囊肿的部位。随着年龄增大,囊肿也会增大,当囊肿大到一定程度,会对周围的器官产生挤压,还会继发出血、破裂、感染等,甚至恶变,虽然概率比较低。大多数肾囊肿都不需要治疗,只需要服用中药产品调理身体定期复查就行,通常每半年1次。如果肾囊肿5cm以上或者伴随压迫症状的年轻人,可能需要手术,建议泌尿外科就诊,遵医嘱治疗。如果患者年龄较大,80岁以上,或者身体比较差的,即使囊肿比较大,也不建议手术了,建议穿刺抽液。3.其他囊性疾病
体检大多数发现的囊肿为良性,不必紧张,但有些少见的疾病也可以披着囊性或囊性变的外衣来表现,如囊性肝癌、囊性肾癌等。所以这个囊肿是否“单纯”,体检时一定要去正规的体检机构,找有经验的医生,避免误诊。一旦超声发现囊肿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有分隔、钙化等表现,则是发出了强烈的暗语,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进一步行CT或增强CT检查来鉴别和诊断。
03
单纯卵巢囊肿
5厘米以上要重视
“卵巢囊肿”是很多女性做妇科体检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卵巢囊肿是卵巢肿瘤的一种。如果直径<5厘米,建议随访观察3个月再进行复查。如果囊肿没有继续长大,或者自行消失,就无需太在意。如果半年后囊肿不消失,或继续长大,应进一步明确性质。如果囊肿大小超过5厘米,建议手术处理。①04
卵巢巧克力囊肿
有恶变可能
首先,卵巢巧克力囊肿跟吃巧克力没关系,它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常见表现,囊肿里犹如包了一坨黏稠融化的巧克力一般的物质。它虽然是良性的,却能像癌症一样,发生转移和复发。巧克力囊肿不是肿瘤,但不排除癌变可能。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巧囊是一种不错的治疗手段,创伤小,痛苦相对较少。适合单发、分隔、多发囊肿以及术后复发囊肿。③05
甲状腺囊肿
一般是良性的
甲状腺囊肿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一般来说是良性病变,和甲状腺结节类似。病情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吃药控制,甲状腺囊肿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微创治疗。如果甲状腺囊肿已经转移或恶变了,那就只有切除甲状腺组织,以免危害到其他器官,引起转移。06
宫颈囊肿
不要过度治疗
宫颈囊肿的形成原因与脸上的“青春痘”相似,它是宫颈慢性炎症以后宫颈上腺体的开口堵住了以后的表现,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宫颈囊肿。几乎所有的妇女,尤其是有生育史、流产史的妇女都可能会有,而且会多发。纳氏囊肿不要过度治疗,只需吃中药好好调理就能很快消除。07
腱鞘囊肿
多半可以自消
手腕上长了个包,摸起来质地有点韧(像摸鼻尖一样)、平滑、类圆形、有弹性。一般情况下不疼不痒,但如果明显肿胀的话,可能伴有腕关节疼痛、按压疼痛,腕关节无力以及活动受限。这多半是“腱鞘囊肿”。只要明确诊断为腱鞘囊肿,如果没啥不舒服没啥影响,观察就好。超过一半的概率会自己消失。如果腱鞘囊肿仍持续存在、反复复发,甚至症状严重,显著限制活动时,可考虑进行抽吸引流或手术切除。08
胰腺囊肿
性质复杂,需警惕!
不同于肝囊肿、肾囊肿绝大多数为良性疾病,胰腺囊肿的性质非常复杂,既有良性囊肿,也有恶性囊肿。具体包括假性囊肿、淋巴上皮囊肿、黏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等。一定要仔细加以鉴别,不要大意。由于胰腺囊肿包含多种多样的病理类型,一定要让专业医生来判断胰腺囊肿的良恶性,由此决定治疗方式,是否需要手术。总体而言,对于良性的假性囊肿、淋巴上皮囊肿以及极少数恶变的浆液性囊腺瘤等,仅在病灶很大出现压迫症状等情况才需手术。而对于像黏液性囊腺瘤、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可能恶变的胰腺囊性肿瘤,多数情况下需要手术切除。中医
祛除囊肿之根本
中医如何看待囊肿?在中医眼里,囊肿皆因“痰湿”而起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而其中又与脾关系最密切,所以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脾不留湿不生痰”之说。由于人体脾的运化水湿功能下降,或水液在体内的循环、排泄过程中遇到障碍,水液就不能正常滋润人体,反而会在体内形成异常的积聚,成为一种病理物质。这种异常积聚的水液,中医就将它称为“痰饮”人体之气是人的生命运动的根本和动力,生命活动的维持必须依靠气。人体的气,除与先天禀赋、后天环境以及饮食营养相关以外,且与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所以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实质上都是气在人体内运动的具体体现,当气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时,便形成"气郁"。血瘀就是全身性的血脉不那么畅通,有一种潜在的瘀血倾向。在气候寒冷、情绪不调等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血脉瘀滞不畅或阻塞不通,也就是瘀血。瘀塞在什么部位,什么部位就发暗发青、疼痛、干燥騷痒、出现肿物包块,当然此部位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囊肿就是这些水汽聚集在一起产生的肿块包物。为什么这些水湿会聚集在一起了呢?因为身体的气机不流动了,气机不流动了,或者流动缓慢了,这些水湿就聚会了,再加上痰与瘀血来凑热闹,然后慢慢形成囊肿。气不行则水停,水停就会有瘀血,这就是囊肿背后的成因。
所以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调理囊肿最主要的不是祛湿利水,而是调气机,调升降,行气理气,让身体全部的气机正常顺利流动,就像天地气机正常运转一样,气行则水行,气行则囊肿消。
行气逐水。这四个字是调理囊肿的秘诀。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痰”、“久病生痰”。痰所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可停留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引发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因此,治疗息肉、囊肿、结节等问题首先要调理恢复脏腑的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结节,可避免反复发作。THEEND
往期精彩
又一例!2个月胆囊息肉完全消失案例!
熊去氧胆酸对于胆囊息肉真的有效果吗?
为什么切了息肉,还是会恶变?因为切息肉有时就像割韭菜……
胆囊息肉患者李先生:服用6盒息福欣以后息肉完全消除了。很感谢你们
本文系综合整理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违规,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