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原料涨价吃掉几十亿利润,涂企失去

治疗白癜风效果如何 http://m.39.net/pf/a_7232727.html

根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预估的数据显示,年我国涂料企业实现总产量万吨,同比增长16%;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亿元,同比增长16%;利润总额达亿元,同比下降近4%。据悉,由于受原材料大幅涨价等影响,整个行业利润有所下滑。

再将时间线倒推至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涂料总产量为.80万吨,同比增长2.6%;主营业务收入为.32亿元,同比下降0.6%;利润总额为.53亿元,同比增长9.4%。据悉,利润增速超过产量和收入增速,这主要得益于当年原材料价格下降。

从对比就可以看出一个深层次问题,原材料价格下降拉升了利润总额,而原材料价格上涨压缩了利润总额,这反映出了我国涂料产业依旧处在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阶段,涂料企业的内生增长动力远远没有构建。对原材料价格过度依赖,在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发展后,涂料行业迅速地走进了“薄利时代”。未来该如何应对,行业上下都很迷茫。

01

原材料涨价大幅吞噬利润

根据企业年报以及涂界了解到,立邦、三棵树、亚士、嘉宝莉、巴德士、湘江、宣伟-华润、紫荆花、德威、固克、大宝、麦加、宝塔山漆、美涂士、浩力森、久诺、展辰、信和、艾仕得、阿克苏诺贝尔、PPG、巴斯夫等头部企业在内的大部分企业去年销售收入均实现了较好增长,甚至有的企业增长率翻倍。

在头部企业销售业绩增长的推动下,我国涂料行业去年的产量和主营业务收入均实现了大幅增长。根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预估年我国涂料行业企业总产量约万吨,较去年同期预计同比增长16%;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超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

但销售收入增长的背后,却隐藏着新的隐忧和挑战。根据数据显示,年我国涂料行业利润总额预计亿元,较去年同期降低约近4%,这主要是原材料持续大幅涨价所致。不仅如此,“自年底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涂料行业总体亏损企业数量及亏损额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利润下滑,亏损扩大,行业企业遭遇了巨大挑战。

财报显示,立邦中国去年营业利润下降18.3%,东方雨虹建筑涂料业务亏损超亿元,三棵树亏损4.17亿元,亚士亏损5.44亿元,金力泰亏损1.11亿元,中漆集团亏损近万元,冠军涂料亏损超千万,飞鹿股份净利润下降47.77%,菱湖漆净利润下滑37%,中远海运国际涂料业务税前利润下降23%,中远佐敦去年利润大幅下滑;此外,众多头部企业去年利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甚至出现亏损。据悉,去年原材料涨价直接吞噬掉了企业几十个亿的利润。

目前来看,涂料产业的经营压力,不只是原材料成本的上涨,让很多企业被打的“措手不及”,利润受损;更大的压力还在于,涂料企业的整体运营正在步入了一个“高成本”的新通道之中。接下来,与企业运营相关的研发、制造、材料、仓储、运输、服务、环保等各项成本费用,都将面临一轮持续的上涨影响。而且局面已经不可避免和逆转。

02

原料涨价致降价空间缩小

“如果仅靠原材料价格下降,企业利润才可以保住,那要是原材料涨价持续下去,或者失去了这种优势之后,今后涂料企业又该怎么办?”涂界观察员李明月表示。

实际上,过去行业普遍说的“原材料涨价”只是表面原因,背后隐藏着更为重要的问题:中国涂料企业的竞争模式与核心竞争力,是否适应全球涂料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内涂料产业粗放型发展模式何时能够调整过来,涂料企业的内生增长动力何时构建?对原材料价格过度依赖,在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发展后,涂料行业迅速地走进了“薄利时代”。

“现在的很多企业基本上都是维持微利状态,甚至亏钱。”李明月表示,“通过牺牲价格来快速抢占市场的先机。但是一旦降价降得太快的话,虽然占有了市场,盈利却不存在了,就成了揠苗助长,所以我认为现在中国整个涂料业是一种虚热,在透支未来可以降价的空间。”而业内人士也认为,涂料行业集体进入过度竞争时代,低价产品过多,同业竞争太激烈,规模大、产量多并不是好事。

同时市场壁垒越来越多(环保政策趋严等),原材料、人力、物流等各种成本已越来越高。这就出现了一个循环怪圈,在大家都降价的竞争中,一个企业如果要笑到最后,就得承受眼前的利润陷阱,继续通过价格跳水来抢占市场。但是,尽管“增量”了,企业却没有真正得到“增收”。

对此,李明月认为:“这种透支未来的方式,导致了企业单一地依靠一个行业去支撑整个企业,由此而产生非常高的风险。”“这是一个产业不长远的表现。”李明月深感担忧:“目前国内的涂料销售除了降价,没有其它营销方式,问题就在于,大量的降价利润从哪来?如今行业进入了成本高企时代,企业降价的空间已经很小了。”

事实上,我国涂料行业目前仍处在粗放型发展、不成熟、动荡的状态,不断有企业被淘汰掉,包括曾经非常辉煌的企业。“这不但是对企业生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整个产业如何提升的考验。”

03

失去成本优势又该怎么走?

以前,中国涂料企业频频打价格战的底气,来自其成本优势。“但是,我们的成本优势还能坚持多久呢?”几乎所有的业内人士都提到了这个问题。特别是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涂料企业的成本优势明显在减弱。

“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以前所取得的辉煌都是客观条件赋予他们的,即中国有比较好的生产要素成本优势,而不是他们企业自身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治理结构给他们带来这些收益。”李明月表示,“而现在,单纯靠成本优势参与竞争的方式即将结束。”

李明月表示,“在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方面,中国的产业利润是微薄的,在这种利润微薄的环境中如果要生存、要获得更多的利润,在短时间内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扩大规模。”近年来,三棵树、亚士、嘉宝莉、巴德士、东方雨虹、展辰等一批头部企业纷纷扩充产能,“扩产能实现规模效应,有利于降低成本。因此各大企业进行全国布局,可以降低生产和物流运输成本。”李明月表示。

“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大部分企业根本没有扩充产能的条件和能力。”李明月表示,“因此,企业还必须积极寻求经营思路上的转变,逐渐抛弃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和品牌战,在更高的价格下,通过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取用户,从而扩大利润空间。”

总之,这一轮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涂料行业来说是一场系统性风险,哪家企业都不可能绕得过去,只有面对现实,从企业内部通过强化管理、挖掘潜力,才能真正缓解因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走出自己独特的化解风险的道路。(涂界)

相关阅读

立邦/三棵树/亚士等遭遇新挑战:原料涨价下究竟重规模还是重利润?

涂料行业涨价也亏损?利润究竟被谁“偷”走了?答案在这里~

原料大幅涨价、经营成本攀升,涂料行业步入高运营成本时代

原材料涨价致价格战暂时熄火,涂料企业接下来该唱啥“剧本”?

超过家涂企发涨价函,究竟是哪些企业哪些领域率先扛不住?

成本高位上涨是涂料业大挑战,头部企业率先涨价又意味着什么?

巨头和龙头们也扛不住了,涂料行业年首轮涨价潮拉开帷幕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anchaonanzhong.com/lzyj/107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