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愈芳泽丨卵巢畸胎瘤鳞癌变治疗后两次复发

卵巢鳞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卵巢恶性肿瘤,主要来源于畸胎瘤恶变,病情进展快,预后差。近年来,PD-1抑制剂治疗实体肿瘤的范围不断扩展,免疫治疗地位越来越重要。本例左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伴中分化鳞癌IC1期患者,经历了全面分期手术、术后化疗、复发、外放疗加化疗、西罗莫司靶向治疗、再次复发的过程。在第2次复发后,给予化疗加替雷利珠单抗免疫治疗,之后替雷利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22个月,其病情基本缓解,体现出替雷利珠单抗良好的疗效。

俞梅教授

医院妇科肿瘤中心教授,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博士毕业

目前从事各种妇科肿瘤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主要兴趣方向为各类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及妇科肿瘤遗传咨询、靶向治疗。作为分课题负责人完成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一项,主要参与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参与编写妇产科书籍10余部、在国内国际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学术任职:

北京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青委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委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会遗传优生学组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妇科肿瘤专委会秘书长

患者诊疗经过

        一、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65岁,因“发现左附件区肿物5年,左下腹隐痛1个月”于-06就诊本院。

其他病史无特殊,无家族史。

二、诊治经过1、初始诊断专科查体:子宫后方直径8cm囊实性肿物,无压痛,活动欠佳。妇科超声:左附件区占位8.7cm*8.0cm*6.0cm,考虑畸胎瘤可能。肿瘤标记物CA(U/ml):.3(↑)(-06)→.5(↑)(-07)SCCAg(ng/ml):2.02(↑)(-06)→9.4(↑)(-07)初步诊断(1)卵巢畸胎瘤(2)卵巢鳞癌2、初始治疗(手术+化疗)手术治疗(-07)手术探查:左卵巢囊肿9cm,与左侧盆壁致密粘连,术中左附件肿物破裂。术中冰冻病理:(左附件)成熟性畸胎瘤,恶变(鳞癌)。行腹腔镜卵巢癌全面分期术(全子宫+双附件+腹膜后淋巴结+大网膜+阑尾切除)。术后病理:左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伴中分化鳞癌,盆腔淋巴结(-)、大网膜(-)、阑尾(-);手术病理分期IC1期(术中包块破裂)。术后诊断:左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伴中分化鳞癌IC1期术后辅助化疗术后化疗:TP方案(紫杉醇mg/m2,顺铂70mg/m2)静脉化疗3程,末次化疗-08-27。疗效评估术后SCCAg即降至正常,化疗后CT评估未见病灶。

3、第1次复发后治疗(放化疗+靶向治疗)

-04,停化疗8个月,复查SCCAg:4.2ng/ml。PET-CT(-04-22)盆腔右髂血管旁、盆腔右前方、乙状结肠旁肿瘤转移(腹主动脉分叉处),考虑肿瘤复发转移,局限于盆腔。第1次复发后放化疗(-05-17~-06-21)放疗科会诊后给予25次外放疗,疗效评估部分缓解(PR)。SCCAg(ng/ml):6.6(放疗过程中)→5.5(停放疗1个月)。胸腹盆腔增强CT(-07-26,停放疗1个月):原盆腔多发结节影此次扫描未见,右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较前缩小。因SCCAg下降不满意,患者对脱发有顾虑,放疗后予PF方案(顺铂70mg/m2,D1;5-氟尿嘧啶mg/m2,D1-D4)化疗。化疗1程后SCCAg降至正常范围,共化疗3程(末次化疗-09-22)。疗效评估:PR。基因检测放化疗后靶向治疗患者充分知情后采用靶向治疗。停化疗4周(-10-18)开始西罗莫司2mgQD,根据血药浓度用药3个月时减量至1mgQD,减量2个月后(0-03)恢复原量,共服用7个月至0-05,因发现第2次复发而停药。不良反应:骨髓III度抑制(给予2支G-CSF后恢复)、肝功能异常(ALT升高至U/L,口服保肝后恢复正常)。第1次复发后SCCAg变化

4、第2次复发后治疗(化疗+免疫治疗)

第2次复发(0-05)胸腹盆腔CT(0-05-17,停化疗8个月):双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影,考虑转移瘤可能,右盆腔及腹股沟淋巴结较前缩小、减少。SCCAg(ng/ml):1.6(0-05)→3.7(0-06),考虑复发,肺转移可能。化疗+免疫治疗(0-06~2-04)采用PF化疗+替雷利珠单抗免疫治疗1程,0-07复查SCCAg升高至14.9ng/ml。0-07改为TP化疗+替雷利珠单抗免疫治疗,1程后SCCAg降至正常,之后巩固4程TP化疗+替雷利珠单抗免疫治疗(末次治疗0-10-11),第2次复发后共治疗6程。此后继续替雷利珠单抗(mg,Q3W)免疫治疗维持,SCCAg持续正常。第2次复发后SCCAg变化影像学随访胸腹盆腔增强CT(0-11):双肺结节大致同前,右盆腔及腹股沟淋巴结影较前变化不大。胸腹盆腔增强CT(1-05):双肺结节消失。免疫治疗至今SCCAg变化胸腹盆腔CT(2-03)原双肺散在微结节影,此次显示欠清,建议随诊;双肺散在淡片索条影,大致同前;腹盆腔未见明显结节,大致同前;新见右侧股骨头骨质形态不规则,请结合临床。末次随访(2-04)1年初治疗期间间断发热伴左腿肿痛半年,之后自行好转;1年底至今右侧髋关节疼痛,2-03左侧髋关节也开始轻微疼痛,骨科就诊已除外肿瘤转移,建议必要时停药观察症状变化。考虑到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癅治疗效果较好,2-04遂停用免疫治疗(共治疗22个月)。

病例小结

        这例65岁女性因“发现左附件区肿物5年,左下腹隐痛1个月”于-06就诊,经过肿瘤标志物和超声等检查,初步诊断卵巢畸胎瘤伴卵巢鳞癌,之后行卵巢癌全面分期术,术后确诊左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伴中分化鳞癌IC1期。术后给予TP化疗3程,SCCAg降至正常,CT评估未见病灶。停化疗8个月复查SCCAg升高,PET-CT发现局限于盆腔的肿瘤复发转移,遂给予外放疗和PF方案化疗3程,疗效评估达到PR,放化疗后进行西罗莫司靶向治疗,服药7个月至0-05,CT检查发现肺转移,同时SCCAg较前升高,考虑第2次复发,遂停用西罗莫司靶向治疗。在卵巢癌第2次复发后,0-06开始患者采用PF/TP化疗+替雷利珠单抗免疫治疗6程,SCCAg降至正常。此后继续替雷利珠单抗(mg,Q3W)单药维持治疗,SCCAg持续正常,双肺结节消失,治疗效果较好。鉴于治疗期间患者出现髋关节疼痛等症状,除外肿瘤转移,遂于2-04停用免疫治疗(共治疗22个月),继续随访观察。

专家点评

        

曹冬焱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委

专业特长:各种女性生殖道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诊治、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

该例患者罹患卵巢成熟性畸胎瘤伴中分化鳞癌,卵巢鳞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卵巢癌,约80%为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恶变所致。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恶变率大约为1%,鳞癌是最常见的恶变类型,即成熟性畸胎瘤中的鳞状上皮细胞发生了恶性转化。该患者年龄超过50岁,肿瘤生长迅速,应警惕恶变的可能,术前血清SCC升高应考虑有鳞癌变的可能。卵巢鳞癌患者的治疗一般在手术切除的基础上,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或同时联合体外放疗。相比于其他卵巢恶性肿瘤,卵巢鳞癌进展快,患者生存时间较短,预后差。WHO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第4版中提及,所有分期的卵巢鳞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15%~52%。卵巢畸胎瘤由于罕见,无标准治疗,复发后治疗缺乏有效手段,基于生物标记物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该例患者在第1次复发后,基因检测发现PIK3CA、TP53突变阳性。根据这一发现,给予mTOR抑制剂西罗莫司,但靶向治疗7个月后患者再次复发。其基因检测还发现肿瘤突变负荷(TMB)达到10Muts/Mb,属于高肿瘤突变负荷(TMB-H)。0年,美国批准PD-1抑制剂用于治疗TMB-H(TMB≥10Muts/Mb)的实体肿瘤患者。基于以上情况,为患者选择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进行免疫治疗,经过近2年的治疗,患者病情基本缓解,结局较类似患者更好。本例罕见的卵巢鳞癌复发患者能够从替雷利珠单抗治疗中获益可能源于其优异的药理学特征。与传统的PD-1抑制剂相比,替雷利珠单抗通过对Fc段改造,去除与巨噬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的能力,使得ADCP、ADCC及CDC作用很小,避免了T细胞消耗,从而发挥较其他PD-1抑制剂更强的抗肿瘤作用,而且使用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耐受性良好。PD-1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为这种特殊的卵巢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如有会议直播/学术报道商务合作/原创投稿等需求请联系我们

会议直播:段经理

学术报道:刘经理

商务合作:杨经理

原创投稿:fcktougao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anchaonanzhong.com/lzyj/108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