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m.39.net/pf/a_6712021.html
患者女,39岁,平素体健,常规妇科体检行经阴道超声检查。
超声发现子宫及右侧卵巢形态大小正常(图1),左附件区探及一低回声肿块,大小约3.7cm×3.5cm,边界较清,形态不规则,肿块内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图2)。左侧卵巢未显示,腹盆腔未见明显积液。超声诊断:左附件区肿块,来源于卵巢可能。
图1患者正常子宫声像图
图2左附件区探及低回声肿块,边界较清,内部可见少许血流信号
超声造影检查发现,左附件区肿块较子宫肌层呈快速高增强,强化比较均匀(图3),肿块较子宫肌层早期消退(图4)。超声造影考虑肿块为卵巢恶性肿瘤可能。
图3超声造影示动脉期肿块较子宫呈快速高增强,强化较均匀
图4超声造影示静脉期肿块较子宫早期消退
患者遂入院行手术治疗,然后术后病理证实为小肠间质瘤,肿瘤细胞中度异型,免疫组化示CD(++),CD34(-)。
病例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有恶性潜能的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可发生于胃肠道各级导管以及胃肠道外的网膜和肠系膜,其中以胃和小肠最易受累,而CD和CD34是特异性标志物。
GIST临床表现与肿瘤大小相关,但无特异性,若直径<2cm,多沿胃肠壁一侧偏心性生长,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若直径>4cm,可出现腹痛、腹胀、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超声上,GIST多表现为低回声,回声较均匀,若>5cm,内部易出现坏死液化的无回声区。超声造影时的GIST特征主要与瘤体的大小及恶性程度有关,大多数有瘤体周围特征性的环状高增强。
低位小肠间质瘤由于其生长部位特殊,从临床症状及超声表现上都很难与妇科肿块鉴别,易误诊为子宫浆膜下肌瘤、阔韧带肌瘤、卵巢肿瘤、输卵管肿瘤等。
回顾本病例的诊断思路,我们的误诊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从临床病史上,患者并无胃肠道症状,是常规妇科体检,超声医师的诊断思路固定在妇科疾病。其次,常规超声根据肿块位置、回声等信息支持卵巢来源,超声造影检查也符合卵巢恶性肿瘤特征。
面对误诊,我们有必要进行反思。
第一,从超声表现上,卵巢来源的恶性肿瘤大多边界不清且多伴有盆腔积液,而肠道来源肿瘤若无广泛转移时通常没有腹盆腔积液。
第二,扫查时应努力寻找患者双侧卵巢,尤其未绝经女性。本病例可能就是由于肠道气体干扰及肿瘤压迫移位,未能明确显示出左侧卵巢而导致误诊。
第三,超声造影时,因肿块没有GIST的环状增强特征而未考虑肠道来源,然而有研究认为,GIST可表现为不同的增强模式,环状高增强在低增强的病例中可能更明显。
总之,对于女性盆腔肿块,需要仔细扫查肿块与子宫附件的关系,经腔内经腹部联合扫查,扩大思维面,考虑到胃肠道间质瘤或其他肠道来源病变,减少误诊。
参考文献
[1]FukutaN,KitanoM,etal.Estimationofthemalignantpotentialof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thevalueofcontrast-enhancedcodedphase-inversionharmonicsUS[J].JGastroenterol,,40(3):-.
[2]李婷婷,卢漫,宋军等.双重超声造影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应用价值.医院临床杂志,,13(2):68-7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