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我不胖,为什么会得多囊卵巢综合征?》一文中,笔者谈了体重与PCOS的关系,今天再来谈谈具体的治疗方式。
改善生活方式,降低体重
减重是肥胖PCOS的治疗基础,因为中心性肥胖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风险密切相关,而改善中心性肥胖能减轻上述风险。
减重还能改善卵巢功能,因为胰岛素抵抗能抑制垂体促性腺轴,而研究表明体重减轻基础值5%-10%时,即: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并能降低睾酮水平,从而改善多毛、痤疮、脱发等症状,减轻月经紊乱,使排卵及生育功能得到改善。
年我国发布了首个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推荐了三种减重膳食模式:限制能量平衡膳食、高蛋白膳食模式以及轻断食膳食模式,可用于各种类型、各个生理阶段的超重/肥胖者。(详细方法请阅读冯雪医生的《不油腻就够了?女人的目标是要有个“宋仲基”》,内有详细方法和膳食模式推荐。)
医生,非肥胖的PCOS应该如何注意呢?
也要管住嘴,最重要的是不要在介绍减肥方法的时候跳出来群嘲拉仇恨。
胰岛素增敏剂治疗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PCOS患者很难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达到减重目标,也很难保持理想体重。这些人往往合并有胰岛素抵抗。以前的研究曾认为肥胖的PCOS患者才存在胰岛素抵抗的问题,但最近的研究发现无论是体型肥胖还是偏瘦的PCOS患者均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问题。
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的问题,需要抽血检查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或胰岛素释放试验进行检测以明确,尤其是合并代谢综合征,或者有糖耐量异常或者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
根据年AACE/ACE的指南建议,适合使用胰岛素增敏剂的情况包括:
?PCOS合并代谢综合征
?糖耐量异常
?2型糖尿病
使用胰岛素增敏剂(主要是二甲双胍)有以下好处:
?二甲双胍能有效延缓PCOS患者从糖耐量异常状态发展为2型糖尿病。
?无论PCOS患者有无肥胖,使用二甲双胍均能减少空腹胰岛素和雄激素水平,并能纠正月经紊乱。
?二甲双胍能改善高雄激素血症,甚至在非肥胖、胰岛素敏感性正常的PCOS患者中也有作用,小样本研究证明通过二甲双胍治疗后有75%的患者月经周期可恢复正常。
促排卵治疗
育龄女性和青春期女孩的治疗需求最大的差异在于,育龄女性有生育需求。
PCOS是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而相应的促排卵治疗是解决PCOS患者不孕问题的最常用手段。在临床上用的最多的促排卵治疗方案其实应该叫做诱导排卵(ovulationinduction,OI),即以诱导单卵泡或少数卵泡发育为目的使用促排卵药物。
常用的促排卵药物包括克罗米芬、来曲唑以及促性腺激素类药物。因为使用促排卵药物有小概率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胎妊娠的风险,所以促排卵药物必须在医生的监测和指导下使用。
管理并降低癌症风险
因为PCOS的发病机制干扰了生殖系统的正常生理变化,同时涉及血糖和血脂的代谢异常,所以有几种肿瘤的发病风险是增加的,分别是:子宫内膜癌,乳腺癌以及卵巢癌。
由于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子宫内膜受到持续的雌激素作用而无孕激素拮抗,从而导致未修复的细胞突变累积,最终导致肿瘤生长,这是PCOS女性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原因。目前的研究数据表明,PCOS患者子宫内膜癌患病率是对照组的2.7倍,且大多是预后良好的高分化癌。子宫内膜癌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无生育史、晚绝经、糖尿病、高血压以及产生雌激素的卵巢肿瘤等等,这些危险因素很多都与PCOS患者的特征有交叉。
为了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PCOS女性如果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包括不规则的月经周期以及经间期出血)以及绝经后阴道流血,或超声检查提示异常的子宫内膜增厚,建议咨询医生。
饮食与环境因素对乳腺癌的发病起关键作用,比如日本和美国的乳腺癌发病率相差4倍。流行病学的观察发现,高脂肪膳食及其导致的肥胖与乳腺癌发生相关。研究认为,绝经后的肥胖女性增加和肥胖引起的芳香化酶增加是直接相关的,腰围/臀围比例升高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
不孕和未生育是卵巢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而研究表明接受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的女性卵巢癌发生风险并没有增加,增加的仅仅是未孕女性。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排卵诱导药物与乳腺癌或卵巢癌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不生育本身才是一个危险因素。
所以,不管是为了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生个孩子都很有必要。
在线咨询杨伟洪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