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多囊卵巢中综合征(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为特征。
流行病学统计
1、PCOS占生育年龄妇女5%-10%;
2、占无排卵性不孕30-60%;
3、国内局部地区小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育龄妇女患病率分别为6.46%-7.2%。
5大症状要警惕!
PCOS的临床表型多样,常表现为家族群聚现象,提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该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有些研究认为可能是由于某些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
1
月经紊乱
PCOS导致患者无排卵或稀发排卵,约70%伴有月经紊乱,主要的临床表现形式为闭经、月经稀发,如,停经时间超过3个月。
2
高雄激素相关临床表现
常表现为多毛、高雄激素性痤疮;过多的毛发主要分布在上唇、下腹和大腿内侧,患者可有面部、背部痤疮,严重的甚至整个面部遍布痤疮。
3
卵巢多囊样改变(PCO)
表现为卵巢体积增大,B超检查时可见多个不成熟的小卵泡呈串珠状包绕于卵巢周边,俗称“项链征”,它是多囊卵巢综合症特有的临床表现之一。
4
肥胖、超重
肥胖占PCOS患者的30%~60%,PCOS的肥胖表现为向心性肥胖(也称腹型肥胖),患者体内雄激素过高,导致脂肪有选择性地堆积在腰腹部。
BMI(体质指数)指标
BMI=体重(kg)÷身高*身高(m)
正常:18.5-23.9
超重:≥24
偏胖:24-27.9
肥胖:≥28
5
不孕及反复流产
由于排卵功能障碍使PCOS患者受孕率降低,且流产率增高,怀孕后因特有的高雄激素、高促性腺激素、高胰岛素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等因素而发生自然流产。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持久战——运动和饮食
多囊卵巢综合征至今病因不明确,导致其治疗存在一定难度,是一场“持久性战役”。
研究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重减少5%-10%,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及排卵状况。
因此,采用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生活方式干预的综合措施非常重要。运动和饮食控制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效的治疗方法。
1
营养管理
营养治疗的总原则可概括为:均衡饮食、控制总量,合理分配,定时定量。
营养治疗需选择均衡营养且符合自己饮食习惯的膳食;维持合理的体重,建议患者低盐、低脂、少糖饮食,并在主食中可适当选择含可溶性植物纤维较多的食品(粗粮)。
2
运动管理
运动总原则是:选择适量的、有节律的、全身的锻炼,量力而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运动项目可以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游泳、打羽毛球。
运动要确保有“质量”,运动的“质”是指要达到“有效心率范围”(运动中脉率=-年龄);运动的“量”是指要求运动达到有效心率的累计时间为20-30分钟才有效。
运动的频率每周不少于5次有质量的运动,可以更换不同的运动形式,结伴运动更易做到持之以恒。
多囊卵巢患者无论是否有生育需求,均应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做到体重的长期控制,达到不胖不瘦、月经规律、没有多毛和痤疮的正常生理状态,对预防远期的并发症同样有益!
5大症状,2个招数,你掌握了吗?
医院
电话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