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皮肤科 http://m.39.net/pf/a_4781492.html
作为从事康复相关工作的我们,都知道肌肉的重要性,但是,如何触摸肌肉的位置,有时候我们根本没办法通过浅层来触摸定位肌肉,这对于我们进行分析和治疗就有很大的障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颈外侧区肌群应该怎么找和定位。
颈外侧肌群简介
1、中、后斜角肌的共同肌腹
2、肩胛舌骨肌的下腹
3、胸锁乳突肌锁骨头
4、胸锁乳突肌胸骨头
5、肩胛提肌
6、胸锁乳突肌的锁骨枕骨头
7、颈部斜方肌
8、颈夹肌
斜角肌肌群3块肌肉组成,它们的上端可以被看作是一大块肌肉。检查者示指指示的是中斜角肌和后斜角肌的共同肌腹(1),中斜角肌在前部,后斜角肌在后部。为了显示该肌群,可要求被检查者短促吸气,重复运动胸廓上部,当脊柱颈部固定时,吸气的动作有助于斜角肌群运动。注:后斜角肌的下端附着于第2肋的上外侧面,中斜角肌的下端附着于第1肋上面的前斜角肌结节后方和锁骨下动脉沟的后方。
胸锁乳突肌
被检查者仰卧,头部转向左侧以便显示右侧的胸锁乳突肌的突起。检查者右手置于其右耳上方的头侧面,以便显示胸锁乳突肌。起止点:胸锁乳突肌有四个肌腹:胸骨枕骨头、胸骨乳突头、锁骨枕骨头和锁骨乳头。下方,胸锁乳突肌分别起于上肢带骨的锁骨和胸骨。锁骨头附着于锁骨内侧1/3的上面,锁骨乳突头位于锁骨枕骨头的浅层,较前方。胸骨头以一个强大的共同腱起于胸骨柄的前方,胸锁关节的下方,然后分成胸骨枕骨头和胸骨乳突头。四个肌腹两两分别止于枕骨和乳突。两个枕骨头止于上项线的外侧部分:其中锁骨枕骨头居内,胸骨枕骨头居外。两个乳突头(锁骨乳突头和胸骨乳突头)止于颢骨的乳突。
斜方肌
被检查者右侧卧位。检查者右手下按其左肩,左手置于其头部的下外侧,使被检查者头部侧屈,斜方肌的锁骨部纤维(1)在颈部的后外侧隆起。
肩胛提肌(后面)
为了使此肌凸现在检查者的手指下,被检查者保持头部侧屈,检查者置一手于其颅外侧(图未显示)。被检查者的头部向着检查者的腹部往复运动,收缩和松弛之间可以显示此肌。检查者也可以如上图所示,嘱被检查者侧屈头颈部,抵抗其重力保持此姿势,以便检查者能用双手更好地触诊此肌。
肩胛提肌(前面)
如图所示,检查者两个示指之间显示的是肩胛提肌的肌腹(1)。●起止点:肩胛提肌4个肌腱分别起于第1至第4颈椎横突后结节,止于肩胛冈上方的肩胛骨内侧缘(脊柱缘)。
前斜角肌第一步
被检查者仰卧,头部转向左侧以显示其右侧的胸锁乳突肌。检查者置左手于被检查者右耳上方的头侧面。定位此胸锁乳突肌后缘的锁骨肌腹隆起结构后,能在下一步触诊前斜角肌,即图中检查者示指所指的胸锁乳突肌后方的肌肉。
前斜角肌第二步
被检查者侧卧。检查者通常用左手支持其头部,右手示指移行至胸锁乳突肌锁骨肌腹的后方去触摸前斜角肌,被动侧屈其头部和颈椎更易触诊。由于前斜角肌的止点在上部颈椎,因此嘱被检查者短促吸气重复运动胸廓上部能更好地触诊前斜角肌。
注:前斜角肌起止点:前斜角肌起于第3至第6颈椎横突的前结节。止于第1肋上面的前斜角肌结节,此结节位于前方的锁骨下静脉沟和后方的锁骨下动脉沟之间。膈神经经过前斜角肌的前方。膈神经位于前斜角肌鞘内,与支配锁骨下肌的神经形成交通。膈神经经过锁骨下动脉和锁骨下静脉之间进入胸腔。临床应用:按压膈神经治疗呃逆
膈肌的突然收缩产生强气流振动声带(声门的一部分)而引起呃逆。膈神经是膈肌的运动神经,其中一个肌支支配前斜角肌。此神经在手指下表现为细圆线形,专业的手法可以触诊并加压。此触诊并加压数秒能制止呃逆。另一个制止呃逆的方法是深呼气尽量排空后,屏气数秒再深吸气(重复至呃逆停止)。呃逆是一种反射现象,可能继发于以下情况:
1.起源于胸部或纵隔的外周刺激(心肌梗死、食管肿瘤等)。
2.中枢神经性疾病(脑膜炎、颅脑外伤等)。
3.周围神经性疾病(感染等)。
4.情感的打击。
中斜角肌
触诊到肩胛提肌后,检查者置手指于其前方,在锁骨上窝内可触及一块较大肌肉,即中斜角肌。如图所示,此肌在检查者两手的手指之间。被检查者侧卧,侧屈头颈部,头部置于检查者的腹部,检查者双手触诊。被检查者短促而重复的吸气有助于更好地触诊。起止点:中斜角肌上方起于枢椎横突、第3—6颈椎横突的前结节、第7颈椎横突。止于第1肋上面,在前斜角肌结节和锁骨下动脉的后方。
临床应用:斜角肌群压迫综合征(臂丛压迫症状)此综合征特征如下:
前斜角肌肥厚;前、中斜角肌融合;在前、中斜角肌之间存在一块额外的肌肉,其向前靠近血管,向后靠近臂丛;心理紧张性痉挛。
中斜角肌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