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圣明老师中医南北政研究集大成者、临床行医20年。辛老师扎根基层临床,深研中医理论,焚膏继晷,埋首岐黄,独辟蹊径,渐悟仲景儒医之术和《黄帝内经》岐黄脉理的内在联系,逐步形成了五运六气南北证脉诊体系理论,并进一步得出微观脉诊和岐黄脉诊的关系,发明了阴阳二气开合枢立体演示盘推演《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使枯燥无味、晦涩深奥的经书条文变得浅显易懂且能灵活运用。划出了《黄帝内经》研究史上的一道分水岭,开创了《伤寒论》条文串演之先河。
学习《伤寒论》之所以难,是因为大家的学习方法不对,本人曾经也在这个问题上浪费了十年的时间,上至药王孙思邈下至叶天士,其实都犯了和本人当年同样的错误。就是注解伤寒条文,不分析条文的上下关联。伤寒论几千年的秘诀,那就是:伤寒论是仲景临床过程的真实记录,仲景的六经辩证是在不同阴阳位置和运动方向临证观看疾病演化的!
不懂这一点,即使你把《伤寒论》阅读上千遍,并且能够倒背如流,但其中至神至妙的奥秘你照样搞不懂!
一、《伤寒论》结构体系和孔子的渊源关系历年来,我们只是学伤寒的每一个条文,条文之间的联系没有人讨论,没有人总结仲景条文的结构规律,我们在用伤寒论临床是云里来,雾里去。要弄懂这些问题,就要先解开仲景《伤寒论》的“序”。
仲景原序,文章简洁精练,感情真切,内容充实,语言生动,文道兼备。不愧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医学、医道、医德的教育名篇,对现实社会有着重要的警世作用。原序是《伤寒论》的中心思想,是全书的宗旨和纲领。学习《伤寒论》而不明白原序的意义,就等于火车无头,诸目无纲,陷入茫茫大海而不知所以然,就不明白《伤寒论》到底讲些什么。
开篇提到: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zēng)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
这里的方术就是河图洛书,伤寒用河图体系,金匮要略用洛书体系。
看仲景伤寒序用方术表示问题如下:
这就是仲景先师用河图体系明确点化我们。
详细视频讲解可以到千聊直播间“松实中医学社”学习,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