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维超声表现:恶性卵巢肿瘤二维声像错综复杂、形态多样,声像分类上大多表现为Ⅳ型和Ⅴ型,少数表现为Ⅵ型,极少数为Ⅰ型、Ⅱ型和Ⅲ型。Ⅳ型多为囊实性,可呈囊性为主或囊实各半,类圆形或椭圆形,形态可不规整,囊壁厚薄不均,内部回声实性与囊性夹杂,无回声囊腔内有乳头或菜花样实性回声突起;Ⅴ型和Ⅵ型为实性,形态不规整,椭圆形或肾形,包膜大多完整,内部回声杂乱,伴均匀实性或不均匀实性回声,强弱不等,在实性回声中夹有大小不一、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无回声区。除肿瘤本身的表现外,盆腹腔内腹水征是恶性卵巢肿瘤的常见合并征象。2.彩超表现:肿块的囊壁、囊内间隔上或实性区内可显示丰富的条状、网状或小片状血流信号,应用频谱多普勒在肿块内部常可记录到低阻力型动脉血流频谱,RI常小于0.40,在肿块边缘部分血流信号较明亮处可记录到较高速血流,最大流速PSV多大于15cm/s。1.临床鉴别:早期恶性卵巢肿瘤靠影像学检查和术中肉眼标本检查难以分辨,最终确诊还是要依靠病理诊断。较大的肿块需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等作出初步的术前诊断,见表11-4-2。表11-4-2良性与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要点
鉴别内容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病史
病程长,逐渐长大
病程短,迅速长大
体征
单侧多,活动,囊性,表面光滑,一般无腹水
双侧多,实性或半实性,表面结节状,伴腹水,多为血性,可能查到癌细胞
一般情况
良好
逐渐出现恶液质
肿瘤抗原(CA)
正常
升高
二维超声
回声类型
Ⅰ型、Ⅱ型和Ⅲ型
Ⅳ型、Ⅴ型和Ⅵ型
肿瘤壁及分隔
边清、壁薄、分隔细而均匀
壁厚薄不均,分隔粗细不均
内部回声
较单纯,液性暗区为主,内壁光滑,实性部分边界清晰
内回声杂乱,实性回声区呈块状不均质,囊性与实性区分界不清,回声多样
彩超表现
血流分布
无或少量血流,分布在包膜或细隔上
包膜或实质部分血流丰富
血流阻力指数(RI)
>0.40
≤0.40
最大血流速度(PSV)
<15cm/s
≥15cm/s
转移灶
无
Ⅲ期以上能发现转移灶
2.二维声像鉴别:根据本章第一节表11-1-2可初步推测卵巢肿瘤的良恶性,也可采用经阴道超声卵巢肿块评分系统,见表11-4-3,良性卵巢肿瘤平均1.8分,低度恶性或临界恶性为3.9分,恶性为5.6分;当应用大于或等于3分作为诊断恶性的分界值时,诊断的敏感性为96.8%,特异性为77%,阳性预测值为29.4%,阴性预测值为99.6%。表11-4-3附件肿瘤超声评分(Lerner,)
0分
1分
2分
3分
囊壁结构
光滑;或少许不规则
实性
乳头状突起≥3mm
声影
有
无
分隔
无或细分隔
厚
回声性质
弱、低回声或肿块中心孤立实性回声(例如畸胎瘤内实性回声)
混合性回声或高回声
3.彩超辅助鉴别:恶性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学说是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肿瘤良恶性的病理基础。即恶性肿瘤释放一些血管生成物质,刺激瘤内新生血管生长,恶性肿瘤新生血管的血管壁缺乏平滑肌,使其行为像毛细血管;另外出现动静脉吻合、瘤内血管湖的形成,等等,使瘤内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阻力下降,这些特征构成了利用彩超检测肿瘤内的血流、鉴别肿瘤良恶性的病理基础。如果在不应有血管的区域出现了血流信号,以及检测出该血管属于低阻力循环或高速血流的话,就应高度怀疑恶性的可能。因此对于卵巢肿瘤的血流动力学分析应主要观察血流信号的分布和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数。(1)血流信号分布:肿瘤中心部的血管为瘤细胞刺激而产生的缺乏平滑肌的新生血管网,多位于肿块中心、分隔及乳头实性成分内,是肿瘤中心部特殊血管分支。恶性肿瘤除周边有血管包绕外更具特色的是肿块中心部位、间隔内及乳头样实质成分内的新生血管网,排列杂乱,此点与良性肿瘤的血管多位于肿块包膜及周边、呈规则排列不同。(2)血流动力学指数:恶性卵巢肿瘤阻力指数RI值介于0.25~0.40,RI值可以帮助判断肿瘤的生长和恶性程度;搏动指数PI值<1.0也可作为预测恶性肿瘤的标准;收缩期峰值流速,即最大血流速度(PSV)因与血管生成因子呈正相关,当其大于40cm/s时,应注意恶性的可能。注意:二维声像与彩超联合判断恶性卵巢肿瘤比任何单项指标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盆腔双合诊对附件肿块的检出有重要的意义,简便实用,是筛查肿瘤的重要步骤,但经验性强,且无法检出卵巢内小的病灶。CT、MRI对小病灶的识别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其操作的复杂和价格的昂贵使其无法用于筛选和早期发现恶性卵巢肿瘤。应用超声辅助检查可以发现卵巢肿瘤,其中有1/3是妇科双合诊未能检查出来的。对于绝经后妇女,超声检查更显其重要性,绝经后卵巢常小于15mm,而患者肥胖、多产及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等更使卵巢难以扫查到,绝经后经阴道超声卵巢的显示率仅为60%。绝经后妇女卵巢内肿块小于5cm时,有3%是恶性,完全囊性则恶性率小于1%~2%。单纯采用肿瘤标志物CA筛查和预测早期卵巢癌敏感性低,应用超声检查联合CA对绝经后妇女进行卵巢癌筛查,特异性可达99%。目前可以认为,经阴道超声能够检测出早期卵巢癌,且优于单纯采用妇科检查和CA检测。二、常见恶性卵巢肿瘤超声表现恶性卵巢肿瘤种类繁多,病理结构复杂,部分恶性、临界恶性或早期恶变的肿瘤在二维声像上有一定的特点,可以帮助判别其类型。但晚期癌肿超声表现极为相似,难以判断病理类型,在此对照病理表现,仅列出临床常见、超声表现上较有特征性的种类。以囊实性回声为特征的恶性卵巢肿瘤包括:浆液性囊腺癌和粘液性囊腺癌、未成熟畸胎瘤和成熟性畸胎瘤恶变、子宫内膜样腺癌;以实性肿块为表现者包括:颗粒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睾丸母细胞瘤、恶性勃勒纳瘤、克鲁根勃瘤。(一)浆液性囊腺癌和粘液性囊腺癌卵巢囊腺癌(ovariancystadenocarcinoma)包括浆液性囊腺癌和粘液性囊腺癌,前者为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者,占40%,一半病例为双侧,表面光滑或有乳头状物,灰白色,切面为多房,腔内充满乳头,常伴出血坏死,囊液混浊,见图11-4-1,肿瘤呈乳头状生长,乳头上皮细胞明显增生。后者占恶性卵巢肿瘤的10%,单侧多见,瘤体较大,囊壁可见乳头或实质区,质地脆,粗天鹅绒样或乳头状,切面多房,囊液混浊或血性,见图11-4-2。腺体细胞明显异型,分泌粘液可形成细胞外湖。临界恶性是指上皮细胞有增殖活跃及核异形,表现为上皮细胞层次增加,但无间质浸润,是一种低度潜在恶性肿瘤,生长缓慢,转移率低,复发迟。肿瘤内同时含浆液性和粘液囊腺癌成分,或肿瘤病理为腺癌,无法分浆液性或粘液性,为混合性囊腺癌和混合性腺癌。可分为高分化、中等分化和低分化腺癌。
图11-4-1浆液性囊腺癌标本
图11-4-2粘液性囊腺癌标本
1.二维声像:声像上难以区别浆液性抑或粘液性囊腺癌,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回声类型多为Ⅳ型或Ⅴ型,回声杂乱,有囊性为主、实性为主以及囊实混合性回声。囊性为主的肿块囊壁较厚而不均,有粗细不均的分隔,囊液常呈无回声,有囊内出血时呈不均质低回声,实性为主则囊内壁实性块状突起,中部可见大小不等的囊性区,乳头向外生长时肿块边界难辨。见图11-4-3、图11-4-4、图11-4-5、图11-4-6。粘液性囊腺癌有时具有多隔分房、囊性区内有含粘液的密集云雾状低回声等特征,与浆液性者有所不同,见图11-4-7、图11-4-8、图11-4-9。混合性腺癌也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声像,其肿瘤的实性成分愈多,意味着分化程度愈低,见图11-4-10。2.彩超表现:囊腺癌彩超有共同的表现,表现为肿块边缘、间隔上和中央实性区可见到丰富血流信号,可记录到低或极低阻力频谱,RI≤0.40,边缘则有较高速血流,最大流速常大于30cm/s。见图11-4-11、图11-4-12、图11-4-13。
图11-4-3浆液性囊腺癌(囊性为主)声像
图11-4-4浆液性囊腺癌(实性为主)声像
图11-4-5浆液性囊腺癌(囊实性)声像
图11-4-6浆液性囊腺癌(乳头表面生长)
图11-4-7粘液性囊腺癌(囊性为主)声像
图11-4-8粘液性囊腺癌(实性为主)声像
图11-4-9粘液性囊腺癌(囊实性)声像
图11-4-10卵巢低分化腺癌声像
图11-4-11浆液性囊腺癌彩超表现与血流频谱
图11-4-12粘液性囊腺癌彩超表现与血流频谱
图11-4-13低分化腺癌彩超表现与血流频谱
来源:中山大学网络课程
支持我们请为我们点一下原文链接(里边是广告,只需点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