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专栏卵巢囊性病变的MR诊断与鉴

正常卵巢的MR表现如何?

01育龄期女性

(可以看到在双侧卵巢区有大小不等的T2高信号,这是正常的表现;右侧卵巢有一较大的卵泡,将来可能会发展成优势卵泡。)

02绝经期后女性

(绝经之后,双侧的T2高信号已经消失,表现索条、纤维素样的改变,这也是正常的表现。)

卵巢囊性病变主要分四类功能性卵巢囊肿

卵泡囊肿、黄体囊肿、出血性囊肿;

良性囊性/类囊性病变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多囊卵巢综合征、输卵管卵巢脓肿、卵泡膜黄素囊肿;

良性卵巢囊性肿瘤

成熟囊性畸胎瘤、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

恶性卵巢囊性肿瘤

浆液性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囊性转移瘤。

1

功能性卵巢囊肿

1、卵泡囊肿

诊断要点:

多见于生育期妇女;鉴别随访2个月。

MR:多直径3-8cm,T1低,T2高,单囊,薄壁。

2、黄体囊肿

诊断要点:

特点: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女性,妊娠女性有形成黄体囊肿的倾向。正常和妊娠期黄体直径小于2cm,若黄体直径达2~3cm,称囊状黄体;直径大于3cm,则称黄体囊肿。

MR: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壁厚呈锯齿状,增强后有强化。

3、出血性囊肿

诊断要点:

特点:腹痛、腹腔积血;

MR:T1高,T2高/低,增强后内部无强化。

2

良性囊性/类囊性病变

1、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诊断要点:

特点: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卵巢约占75%;

MR:

T1高,T2高——亚急性出血;

T1低,T2低——陈旧血块;

T1高,T2低——阴影效应(全部低信号,液液平面周边低中心高)。

2、多囊卵巢综合征

诊断要点:

特点:多伴有月经异常、多毛、肥胖不孕等症状。

MR:数十个边缘小囊肿;典型呈“string-of-pearls”;多伴有同侧卵巢增大,30%患者体积正常。

3、输卵管卵巢脓肿(TOA)

诊断要点:

特点:常由阴道或宫颈的衣原体、淋病球菌感染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腹痛;

MR:T1WI低/高,T2WI高,壁增厚明显强化伴有内部气体、周围索条影。

4、卵泡膜黄素囊肿

诊断要点:

特点:滋养细胞显著增生,产生大量的绒毛膜促性腺素,刺激卵巢卵泡内膜细胞,使发生黄素化而形成囊肿。可见于单胎、多胎,多见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MR:通常双侧,偶尔单侧,T1低T2高,多发囊肿,同侧卵巢明显增大,增强后呈环状强化。

3

良性卵巢囊性肿瘤

1、成熟囊性畸胎瘤

诊断要点:

特点:最常见卵巢肿瘤,约占20%。

MR:单囊(最高达90%)或多囊,双侧占15%,60%含钙化,脂肪-脂肪抑制技术检出敏感度92%-95%;漂浮的坏死物,软组织结节,低信号牙齿。

2、浆液性囊腺瘤

诊断要点:

MR:通常是双侧,常为单囊;T1低T2高;增强后壁轻度强化。

3、粘液性囊腺瘤

诊断要点:

特点:常见多房,薄壁(腔内含胶冻样物质或不同粘度的液体)。

MR:T1和T2表现为多种多样的信号,因此被称为“stainedglass”。

4

恶性卵巢囊性肿瘤

1、浆液性囊腺癌

诊断要点:

特点:最常见,约50%;90%患者伴CA-升高;约30%双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有腹盆腔播散。

MR:囊实性肿块,T1低/等,T2高/等,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乳头。

2、粘液性囊腺癌

诊断要点:

特点:少见,约占11%;一半以上患者发现时stageI;

MR:囊实性肿块,通常无乳头,T1低/高,T2高/低,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腹膜假性粘液瘤。

3、卵巢子宫内膜样癌

诊断要点:

特点:约占17.5%;多囊巧克力囊肿伴分隔/壁增厚,或出现结节。

MR:囊肿内T1和T2均为高信号,伴增强后明显强化壁结节。

4、囊性转移瘤

诊断要点:

特点:较罕见,常来源于肠道、胃、乳腺等;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可以使实质性肿瘤或囊实性混合性肿瘤。

欢迎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
治疗白癜风北京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anchaonanzhong.com/lzfj/34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