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病案分享]
以中医传统综合疗法治疗卵巢囊肿病例
主诊医师:区医生
F女士,29岁,身高CM,体重39KG。年经剖宫产一女婴,目前有生育需求。
年7月经外院B超检查示:右侧卵巢课件一无回声暗区,大小26*16mm,边界清晰,内透良好,内可见分隔,暗区周围及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诊断为卵巢囊肿。外院建议行腹腔镜手术。因患者不愿行手术,于年8月20日前来求诊。
经过检查:患者脸色苍白,舌淡苔黄厚腻,脉弦细数,食纳可,睡眠可,大便可,夜尿频多。每日下午2—3点左右,右侧少腹部隐隐抽痛。月经准期,经行7天,量少,有血块,经血色黯,经行时腰酸痛如折。
中医诊断:徵瘕。
内服:中药处方桂枝茯苓丸加减。
治疗:
(1)腹部局部隔药铺灸。
(2)针刺取穴:关元穴、气海穴、子宫穴、血海穴、膈腧穴、三阴交穴、太溪穴等。治疗安排隔天铺灸及针刺一次,以十次为一疗程,每疗程完成后间隔5天开始下一疗程。
经治疗3次,每日午后下腹抽痛已经消失。经一疗程治疗,无起夜夜尿,月经颜色转为鲜红,月经量较前增加,无血块,无腰酸。
经过三个疗程治疗,年12月22日外院行B超检查示:子宫、卵巢、附件无异常。原卵巢囊肿影像消失不见。
附:患者B超检验报告单。
目前,F小姐体重上升治47KG,自觉精力充沛,胃纳可,二便调,月经正常,无不适;可按计划准备生育,确定临床治愈。
总结: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疾病,病患常因为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肾不足、痰瘀互结、阳气不足等原因,在卵巢、附件等处形成囊肿包块。在中医属“徵瘕”范畴。
口服中药汤方以桂枝茯苓丸为主方,起到消徽散瘕,不伤正气的功效。通过中药药物铺灸腹部,使药力直达患处,驱瘀散结,调达气血,阳化气而阴成形,阳气具足则阴霾散尽。
针刺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气至病所,直接改善与胞宫子处相关脏腑功能。针药灸协同共用,起效迅捷,疗效确切巩固,从根本上改善患者体质,为将来顺利怀孕养育胎儿做好了内环境的准备。
主诊医师介绍:
区颖仪中医师
临床医学硕士,执业中医师
国家高级营养师
国家高级保健按摩师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南方电视台医学顾问
广州市中医药膳专家库成员
擅长:
综合运用中医传统疗法,中药方剂于针灸、艾灸、推拿、药膳等手段有机结合,治疗
妇科:(慢性妇科炎症、月经不调、乳腺疾病、女性不孕症);
内科:(男性不育症、失眠、焦虑症、慢性胃肠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儿科:(小儿疳积、遗尿、发育缓慢、咳嗽、哮喘、便秘、腹泻、厌食)等疾病;
生育专科:优生优育、孕前调理、产后调理。
区医生出诊信息:
医院
中医传统疗法中心